EN
揭秘PLGA微球制备工艺:从实验室到工业化生产的关键技术

引言:微球技术的革命性意义

在药物递送领域,PLGA微球技术正掀起一场革命。这种直径在纳米至微米级别的微小载体,能够精准控制药物释放,显著提高治疗效果。北京化工大学的研究团队通过系统实验,揭示了PLGA微球制备过程中的关键影响因素,为这一技术的工业化应用奠定了坚实基础。


一、溶剂选择:微球形貌的"设计师"

研究团队对比了二氯甲烷(DCM)和乙酸乙酯(EA)两种常用溶剂,发现溶剂类型直接影响微球最终形貌和粒径分布:

• EA溶剂:制备的微球粒径更小(约417.7nm),分布更均匀(PDI 0.068)

• DCM溶剂:微球粒径较大(约4095.5nm),分布较宽(PDI 0.851)

• 混合溶剂:随着EA比例增加,微球粒径显著减小


二、工艺参数的精准调控

1. 乳化条件优化

研究发现,乳化速度和时间 对微球粒径有决定性影响:

• 当乳化速度从6000rpm提升至20000rpm时,微球粒径从415.0nm降至230.1nm

• 乳化时间从0.5min延长至5min,粒径从398.9nm减小至307.1nm

• 但过度延长乳化时间(10min)会导致粒径分布变宽


2. 配方比例的科学配比

PLGA 浓度PVA 浓度的调节同样关键:

• PLGA浓度从5mg/mL增至50mg/mL,微球粒径从296.4nm增至402.8nm

• PVA浓度从0.5%提高到5%,微球粒径从332.1nm降至254.6nm

• 油水相比1:2调整为1:15时,微球粒径从303.5nm激增至827.1nm


三、关键技术创新点

1. 溶剂萃取控制技术:

• EA体系:通过水相附加5%溶剂减缓萃取速率

• DCM体系:采用二次萃取(30mL再萃取液)加速固化


2. 工艺参数优化组合:

• 优选乳化时间5分钟

• 溶剂挥发搅拌速度700rpm

• PVA浓度5%时获得最窄粒径分布


3. 粒径精准调控方法:

• 通过调节PLGA浓度控制微球大小

• 利用乳化速度调整粒径分布


四、应用前景展望

这项研究为PLGA微球的工业化生产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撑:

1. 长效注射制剂:可控制药物释放数周至数月

2. 靶向给药系统:通过粒径设计实现器官特异性递送

3. 疫苗载体:保护敏感抗原,增强免疫效果

4. 组织工程:作为细胞生长支架材料

随着工艺的不断优化,PLGA微球技术有望在肿瘤治疗、慢性病管理、基因治疗等领域发挥更大作用,为患者带来更安全、更有效的治疗方案。


结语

北京化工大学的这项研究不仅系统阐明了PLGA微球制备过程中的关键影响因素,更为实现微球药物的精准设计和规模化生产提供了科学依据。未来,随着更多创新技术的融入,PLGA微球必将在医药领域绽放更加耀眼的光芒。

相关产品
400 888 9801
wsmarketing@weissnano.com
苏州市相城区春耀路21号硕贝德科技园1号楼
【微信扫一扫联系我们】
Copyright © 2021 微思纳米科技(苏州)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:苏ICP备2024122122号-2